A
公开
楚民办〔2022〕10号
对州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第300号提案的答复
大姚县政协委员小组:
你们在楚雄州政协第十一届一次会议提出的《关于深化我州殡葬一体化改革的提案》,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殡葬改革是破千年旧俗、树一代新风的社会改革,是一项利国利民和惠及子孙后代的好事实事。近年来,我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部署要求,紧紧围绕建设惠民、绿色、文明殡葬目标,全面深化殡葬改革,大力推进移风易俗,殡葬改革工作稳步推进。2020年底,全州火葬区火化率、骨灰入公墓安葬率由“十二五”末的48.6%和27.1%提高到现在的两个100%,殡葬改革换挡提速超车,进入了全省前列,圆满完成“十三五”殡葬改革目标任务,全州殡葬改革工作跨入从全省前列。
一、解决殡葬改革推进中财政投入压力
自2019年6月以来,10县市相继成立了县市委书记、县长担任殡葬改革领导小组的“双组长”领导机制,高位推动殡葬改革,全面破解殡葬改革工作的“瓶颈”难题,进一步加快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把殡葬改革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各县市“一把手”工程,纳入综合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现我州已联合发改委对殡葬四项基本服务(遗体接运、遗体存放、遗体火化、骨灰寄存)进行了政府定价,并将其余殡葬延伸服务项目纳入民政、发改、市场监管等部门监管,更好地为我州各县(市)提供优质的殡葬服务。除积极争取上级补助资金外,按照州委州政府相关文件要求,将殡葬惠民补助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建立健全了民政部门牵头的殡葬改革联席会议制度,搭建起“党委主导、政府统筹、县市主抓、民政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殡葬改革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取得实效。
二、加大殡葬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
随着我州殡葬改革的深入推进,遗体火化进公墓安葬已成常态。近年来,我州加大了殡葬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2019年底实现了全州10县市殡仪馆全覆盖,2020年底,全州103个乡镇公益性公墓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截止 目前省级补助资金已下达95个(还差8个),每个补助20万元,合计1900万元。州级在历年补助的基础上,于2020年一次性下达760万元,补齐了欠账。截止 目前,省州已累计投入建设公益性公墓的资金达3960万元,县级投入的还更多,据测算,每建设一个占地10亩,可使用10年的乡镇公益性公墓约需要投资150—-200万元(包括土地林地手续,原材料及人工费用),相当于各县市已投入建设乡镇公益性公墓的资金达15450万元。
2019年我州争取到中央资金建设5个城市公益性骨灰堂项目,每个补助480万元,合计2400万元,分别下达牟定、姚安、大姚、永仁、元谋5个县,目前除牟定县正在建设外,其余4县已经建成。
2020年争取到补助资金2105万元(其中 中央资金1170万元,地方配套935万元)用于武定县殡仪馆提升改造;争取到省级民政事业专项补助677万元,其中用于乡镇公益性公墓建设480万元,购买殡仪车辆和火化设备172万元,火化补助25万元;州级财政下达全州火化补助700万元、乡镇公益性公墓建设760万元。
2021年,争取到省级补助50万元用于大姚县殡仪馆改造;争取到1200万元(其中 中央资金720万元,地方配套480万元)用于双柏县殡仪馆提升改造;省级补助17个乡镇公益性公墓建设资金340万元;州级下达10县市火化补助州级承担的1479.5万元、省级补助特殊困难群众火化费33万元。
截止 2022年7月底,争取到省级补助资金745万元,其中用于殡仪馆火化设备更新500万元,乡镇公益性公墓建设补助200万元,火化补助45万元,省级下达火化补助1522.3万元,乡镇公益性公墓提升改造20万元。
三、打破经营性公墓独家经营局面
结合我州实际,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高起点、高站位,科学编制“十四五”殡葬事业发展规划,编制殡葬设施专项规划项目954个,总投资25.1963亿元,项目内容包括殡仪馆、经营性公墓、公益性公墓建设及提升改造,对距离殡仪馆较远的乡镇分片区建设14个隶属殡仪馆管理的火化点,新建4座城市公益性骨灰堂和10座城市公益性公墓。其中大姚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殡葬改革工作,奋勇争先积极探索,截止 目前,城市公益性骨灰堂建设项目完成主体工程,进入装修阶段;城市公益性公墓建设项目的前期筹备工作进展顺利,进入工程招投标阶段。城市公益性公墓项目建成后,将打破公墓经营垄断的局面,形成竞争态势,提供群众选择,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多元化殡葬需求。
再次感谢您对我州民政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2022年8月30日
联系人及电话:杨兴明 0878-3399332
抄送:州政府办公室,州政协提案委。
楚雄州民政局办公室 2022年8月31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