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对州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第301号提案的答复

  • 索引号:115323000151674288-/2022-1024006
  • 公开范围:公开
  • 发布机构:楚雄州民政局
  • 标题:对州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第301号提案的答复
  • 发文日期: 2022-08-31
  • 文号:
  • 主题词:

A

公开

 

楚民办〔2022〕11号

对州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第301号提案的答复

南华县政协委员小组:

您 们在州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大对农村公益性公墓基础设施建设的提案”,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加大对农村公益性公墓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

殡葬改革是破千年旧俗、树一代新风的社会改革,是一项利国利民和惠及子孙后代的好事、实事。随着我州殡葬改革全面深入推进,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成为群众关心、关切的问题。自殡葬改革以来,州委州政府及各县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在殡葬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了大力关心与支持,截止 2020年12月,全州103个乡镇公益性公墓已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全州火葬区火化率、骨灰入公墓安葬率均达到100%,实现了县(市)殡仪馆、乡镇公益性公墓、火葬区划定、村社区“红白理事会”四个全覆盖,在全省率先圆满完成与省政府签订的“十三五”殡葬改革目标任务。乡镇公益性公墓建设省、州分别按照每个公墓补助20万元,合计40万元标准进行补助,其余不足部分由县市自筹。截止 目前,省级已下达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项目95个,补助资金1900万元,尚有8个乡镇公益性公墓补助资金160万元未兑现;州级补助资金2060万元已到位。由于省州补助标准偏低,县市配套资金难以到位,致使已建成的乡镇公益性公墓建设缺口资金大,不同程度存在公墓管理用房、卫生间、大门、围墙、停车场等配套设施不完善的问题,有的出入公墓的道路未硬化,通行条件差,墓区绿化美化水平低等问题。

二、不断完善殡葬服务功能建设

“十四五”期间,楚雄州将紧紧抓住全省殡葬事业发展的最佳窗口期,聚焦群众丧葬服务需求,紧盯补齐殡葬基础设施短板弱项,按照已经编制上报的全州殡葬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的支持,加大对农村公益性公墓提升改造力度。一是将已建成的103个乡镇农村公益性公墓列入提升改造计划。按每个公墓100万元的标准,总投资1.03亿,主要用于管理用房、大门、围墙、停车场、道路、绿化美化等附属设施建设。二是合理布局殡葬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在实现全州殡仪馆、乡镇公益性公墓全覆盖基础上,考虑人口分布、交通状况等因素适时启动建设乡镇殡仪服务站及村级公益性公墓,拟在距离县市殡仪馆较远的乡镇规划建设隶属殡仪馆管理的火化点14个(南华县1个),规划建设村级公益性公墓481座,在目前已建设6个城市公益性骨灰堂(塔)的基础上,再新建4个城市公益性骨灰堂(包括南华县),总投资近5亿元。自然资源、林草等部门按照“多规合一”的编制要求,积极做好土地调规、林地修编等工作,为殡葬基础设施建设提供用地保障。项目实施后,将进一步满足群众“逝有所安”的安葬(安放)需求。三是坚持公墓建设的公益属性,公益性公墓建设资金主要由上级补助和县乡人民政府筹集,不得向村民摊派的原则,制定完善生态安葬奖补措施,引导鼓励群众通过树葬、花葬、草坪葬、壁葬或骨灰深埋不留坟头等生态葬法,切实推进全州绿色生态殡葬。四是强化殡葬改革宣传与殡葬执法。深入开展殡葬改革“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忧、办万家事”和“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强化殡葬改革宣传,让殡葬改革政策家喻户晓,不断提高群众对殡葬改革的参与度和满意度。加大殡葬领域散埋乱葬、封建迷信等活动的整治力度,持续巩固“大墓、豪华墓、活人墓”摸排治理及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成果,引导培树移风易俗、厚养薄葬、丧事简办的先进典型和文明新风尚,推动殡葬改革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衷心感谢你们对民政工作,特别是殡葬改革工作的关心支持,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政协委员多提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我们更好地改进工作。

2022年8月30日

联系人及电话:杨兴明 0878-3399332

抄送:州政府办公室,州政协提案委。

楚雄州民政局办公室 2022年8月31日印发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