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对州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第302号提案的答复

  • 索引号:115323000151674288-/2022-1024008
  • 公开范围:公开
  • 发布机构:楚雄州民政局
  • 标题:对州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第302号提案的答复
  • 发文日期: 2022-08-09
  • 文号:
  • 主题词:

A

公开

 

楚民办〔2022〕17号

对州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第302号提案的答复

高锡鹏委员:

您在州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强我州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提案”,已交我局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我州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发展成效

近年来,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州委、州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养老服务业发展,把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完善养老服务体系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大力推进居家社区服务、医养融合、产业发展和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养老服务业总体呈现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广大老年人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总体看,全州养老设施明显改善,服务能力和质量明显提高,基本保障能满足需求,养老服务工作水平基本与全州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一)制度体系基本成型。2013年以来,随着《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修改出台,国务院、国家有关部委和省人民政府密集出台了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我州先后配套出台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三十条措施》、《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实施意见》、《推进养老服务发展实施方案》、《建立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的工作方案》等政策文件,2021年,在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和全省16个州市中率先完成养老服务立法,制定出台《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养老服务条例》,初步确立了以《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云南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和养老服务单行条例为纲领,国务院2013年35号文、2016年91号文、2019年5号文和省州配套法规、政策文件支撑的养老服务制度体系,制度体系基本形成。

(二)资金保障逐步加强。加大对中央预算内投资、部省两级福彩公益金争取和州县财政投入力度,2022年,全州已获中央和省级养老服务项目资金支持11904万元,资助项目35个。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7295万元、中央公益金360万元、省级公共预算4249万元,计划实施新建公办养老机构项目5个、街道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4个、农村区域养老服务中心7个、城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19个。州级福彩公益金按不低于55%的比例投入养老服务业,社会投资也逐渐加大和踊跃,2021年获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支持5400万元,2022年申报的3个项目(总投资3.86亿元、争取专债1.93亿元)已通过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审核入库,初步形成了财政资金为引导、民间资本为主体的养老服务多元投入机制。

(三)养老服务供给体系不断优化。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这三类服务都在蓬勃发展。截止 目前,全州有各类养老机构和设施386个,可提供养老床位16112张,平均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床位可达37.8张,高于全省26张的平均水平。其中:公办养老机构114个,提供床位10043张;民办和公建民营养老机构19个,提供床位3027张;城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253个,提供床位3042张。2020年对103家养老机构依照国家标准开展了等级评定,评定四级机构2家,三级机构17家,二级机构43家,一级机构41家。

(四)发展环境不断改善。一是加大“放”的力度。持续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降低准入门槛,向社会公布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实行备案管理和综合监管的政策制度,并做好政策咨询解读。二是强化“管”的能力。认真贯彻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加强养老服务综合监管的有关要求,明确州养老服务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具体工作职责,依托“双随机、一公开”机制,开展消防安全、食品安全、建筑物安全检查。三是提高“服”的水平。按照55%以上用于养老服务的要求统筹安排使用州级福彩公益金;养老机构等级评定结果和机构信息及时完整向社会公布,为老年人选择入住养老机构提供精准信息,养老服务领域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社会满意度日益提升。

(五)老年人获得感日益增强。围绕特殊困难老年人,构建重点突出、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保障体系,养老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全州5478名老年特困供养对象,生活补助标准逐年提高,目前已达每人每月858元(7月起将提高至910元);按照供养形式和自理能力划分,分三个档次,2018年开始发放特困供养对象护理补贴;对80至99周岁、100周岁以上老年人按每人每月50元和300元发放高龄津(补)贴;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机制基本建立。州民政局等9部门联合制定《关于加强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全州各级认真落实农村留守老年人摸底排查、赡养责任、权益保障、互助养老、生活照料、困难救助、定期探访等各项任务。

二、主要做法

(一)树牢一个理念。把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贯穿养老服务业发展全过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养老服务的精准化、精细化、专业化、个性化需求营造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的彝州养老服务环境。

(二)围绕两个目标。围绕政府兜底保障责任全面落实、养老市场全面放开两个目标。提升政府兜底供养能力,公办养老机构全面满足特困老人集中入住需求,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把政府兜底保障以外的养老服务交给市场。

(三)补齐三个短板。围绕补齐养老服务业床位总数不足、农村和社区养老基础薄弱三个短板,不断加大投入,新建和改造各类养老服务设施,千方百计增加养老床位供给。

(四)落实四项政策。落实资金配套政策,将养老项目配套资金纳入州、县市两级财政预算;落实医养融合政策,采取医疗机构办养老、养老机构办医疗、医养签约等模式,医养融合发展程度不断加深;落实资金扶持政策,对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按照自有产权和租赁产权分别给予每张床位1万元、0.5万元一次性建设补助;落实税费优惠政策,对养老机构提供的养护服务免征营业税,对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免征企业所得税。

(五)创新五项举措。项目推进创新,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实施的养老项目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时限清单”“销号清单”四项清单和定期通报制度,实现了项目全部完成;等级评定创新,以州委开展“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大比拼为抓手,连续三年将养老服务有关工作列为标杆目标,全力助推全州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提升;安全监管创新,投入资金200万元,为78家养老机构建立了包括智能报警、消防管网监测、电气火灾防控等功能的智慧消防系统;队伍建设创新,将养老护理员培训纳入全州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计划,启动“康养云师傅”人才培训计划,2021年以来,全州已累计开展技能培训8337人次。其中:养老护理员3016人次,健康管理师、家政服务员、公共营养师、保健按摩师等专兼职养老服务工作者5321人,养老从业人员综合素养和职业技能全面提升;产业发展创新,以省委对楚雄州“一极两区”发展定位为契机,各县市规划了一批具有彝族特色的养老服务项目,全力打造楚雄州特色养老品牌。

三、下步工作思路

(一)坚持党委政府主导,形成合力攻坚的工作导向。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统一指挥,才能推动养老服务行稳致远。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才能实现养老服务发展全方位的统筹,做到全州一盘棋。我州在养老服务业发展中,坚持高位推动,州委、州人大、州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听取养老服务业发展情况汇报,并协调解决了发展中许多困难和问题。民政、发改、财政、人社、卫健等部门的职责分工,对重点养老项目按时间节点、按规划标准推进项目建设,并将养老服务业发展任务目标纳入对各县市综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引导县市更加重视养老事业和产业发展,形成了合力攻坚的工作导向。

(二)突出规划引领发展,理清养老服务业发展脉络。规划和布局是加强统筹领导的关键,起到统一思想的作用。我州州县两级坚持将养老规划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通过总体规划,持之以恒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一张蓝图画到底,实现“一次规划、分步实施”。在规划下推动、在规划下督查、在规划下落实各项工作。

(三)立足地域特色差异,探索符合州情的发展模式。楚雄州辖8县2市,每个县都有各自发展养老服务业的优势和特色,在发展养老服务业中,既注重全州一盘棋、一个思路,又突出县市特色,一批与医疗卫生、特色旅游、生物健康、森林康养等产业紧密结合的示范性养老机构正逐步成为养老服务市场主体,百花齐放的局面逐步形成。

(四)坚定市场化改革方向,优化养老服务资源配置。养老服务业发展的终极目标是为老年人不断提供更加优质的养老服务,在这一目标的引领下,楚雄州各级在对养老服务由谁提供、如何提供、提供什么等问题作深度思考的基础上,更加坚定了养老服务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种的决定性作用,养老服务资源配置效率不高、供给和需求结构性不匹配等问题逐步得到解决,不断推进养老服务市场化、产业化发展,从而使养老服务市场化改革的目标落到实处,真正提升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衷心感谢您对民政工作的关心支持,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多提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我们更好的改进工作。

2022年8月8日

联系人及电话:杨正琪 0878-3026891

抄送:州政府办公室,州政协提案委。

楚雄州民政局办公室 2022年9月13日印发



关闭窗口